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办学起步较早,1994年建立了第一个合作办学机构即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二个是交大密西根学院,第三个才是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工程师学院”)。
上海交大的机械专业学科全国排名第一,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都是非常强势的学科。工程师学院希望能够依托交大的优势、合作学校的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精英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成为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学院,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的工程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
工程师学院的合作院校有四个:巴黎综合理工学校、巴黎高科国立高等矿业学校、巴黎高科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巴黎高科国立高等电信学校。法国工程师教育的特色是精英教育,同时注重工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7年“母校指数”(根据世界500强企业的领导人数量),巴黎综合理工学校世界排名第4,巴黎高科国立高等矿业学校世界排名第10,而这两个学校都是规模很小的学校,前者有2000多学生,而后者只有300多学生。从中可以看出法国工程师培养工程和管理复合型人才的特色。我们工程师学院的毕业生既是工程方面的硕士,又具有MBA的素质,是复合型人才。
与法国学校的合作
201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上海交大在建立交大密西根学院后建立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就是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举措,这是教育多元化及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及全球化的趋势对工程人才的需要。
一提到法国,人们首先会想到香奈儿、欧莱雅、XO、LV等品牌,其实LV的老板就是巴黎综合理工学校的毕业生。
法国也有非常发达的工业,在航空、核能、医药等现代工业领域有很强的实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就拥有了非常领先的高铁技术。法国的工程师教育注重人文底蕴、艺术、管理能力、综合能力的素质,一个产品只有把文化的元素、艺术的元素加进去,才能产生极大的价值。这是我们需要借鉴的地方。
工程师学院的法方合作院校有大批杰出校友,包括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和一批跨国企业老总等。
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2010年博洛尼亚进程(由29个欧洲国家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完成后基本归到本科、硕士、博士体系,即高中毕业后3年本科、5年硕士、8年博士。在工程师教育方面,高中毕业以后,10%的优秀学生进入大学预科强化基础课程,然后通过严格的大学入学考试,再进入工程师学院学习3年,拿到工程师文凭,相当于硕士学位,在这些学校是没有本科文凭的。
法国工程师教育的特色是精英教育,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时期,传统的大学教育与工业革命经济和社会发展是脱节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国就产生了工程师学校,以满足社会对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要。
我们工程师学院于2012年创建,第一批学生2019年3月才毕业。2015年通过了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的认证,2018年7月获得6年最长期限的认证,这是对工程师学院教育质量的很好认可。
在工程师学院的管理体系中,最高决策机构为联合管理委员会,除了双方的校领导,企业占6个席位。办学过程中,企业的作用非常大,可以参与工程师学院的决策。学院还有科学委员会,主要讨论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学院与企业有密切的联系和互动,与企业一起讨论未来10年、20年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所以,工程师学院培养的人才是为企业量身订做的,会更受企业的欢迎。
在工程师学院的培养计划中,基础阶段主要强化数理和外语,训练强度非常大。还有一些综合实践项目,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工程师教育阶段,每学期有很多专业课程,其中一部分要请企业专家结合行业的发展来讲授,使学生在上学期间就能对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充分了解。同时,每学期都会请企业出一些题目,请学校教授和企业专家结合题目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中方设有学科协调人,保证教学安排更加合理。近几年,学院都会定期举办中法人才培养研讨会,与企业及合作院校共同讨论人才培养问题。
工程师学院也接收国际学生,建立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学院建立了企业俱乐部,俱乐部会员需要给学院一定的捐赠,提供课程,也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院还经常开展丰富的法式文化活动,这里已经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办学体会
管理制度需要兼顾文化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管理理念。还要与业界保持密切合作,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培养方案。法国工程师教育是通才培养,中国的硕士是专才培养,工程师学院融合了中法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两种模式的优势,培养既是通才又是专才的复合型人才,坚持融合创新,实现超越。
工程师学院属于二级学院,不但要理顺与外方的合作机制,理顺与校内各个部门的机制,还要理顺内部治理体系,建立和谐的氛围。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校内相关的专业教师、访问教师、企业专家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工程师学院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很强的工程能力、深厚的人文底蕴、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对此我们满怀信心。(作者系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
来源:神州学人(2018年增刊第2期)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