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正文
南开大学携手华为发布“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 来源: 南开大学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培养智能时代公能兼备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南开大学依托自身优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推出涵盖教育教学、技术设施、管理服务三个篇章的“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5月19日,南开大学携手华为公司正式发布该“行动计划”。

  该“行动计划”共分为“教育教学篇”“技术设施篇”和“管理服务篇”。5月19日发布的“教育教学篇”主要包括三大任务: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搭建全方位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平台;开展多类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

  课程体系方面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通识基础模块

  该模块课程旨在面向全体本科生普及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编程、数据处理等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基本技能。课程类型包括公共计算机通识必修课程和人工智能通识选修课程。通识必修课包括由公共计算机教学部承担教学任务的系列通识必修课程。新开设一门“人工智能与创新”课程,基于问题逻辑认知模式进行人工智能基础教育;通识选修课开设人工智能系列通识选修课程群,课程包括“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ChatGPT引领的AI大模型原理及其影响”“运筹优化与AI”“融合AI的视觉设计实践”“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闻生产”等10余门课程。

  (2)专业进阶模块

  该模块课程主要涵盖人工智能导论、数据统计与处理、编程与算法、感知与系统等多个方向,内容涉及编程、算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语音处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核心知识点,并设置有配套的实验实操课程。开设高阶课程,包括“自动化与智能”“智能媒体计算”“创新化学”等,主要面向高年级优秀学生,开展小班化研讨式教学,纳入本研贯通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直接进驻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头部企业等产业平台的实习实践机会。

  (3)多元拓展模块

  包括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即人工智能与其他专业交叉复合衍生的课程,该模块课程在内容设置上侧重人工智能技术与多学科的交叉,通过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原理与实践,促进前沿技术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提高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

  产教融合平台方面,南开大学已经与华为公司强强联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共同开发了人工智能基座平台和38门高水平示范课程。未来南开将继续深化与华为的产教合作,在建设南开大学——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的基础上,持续聚焦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信息技术领域,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培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旨在造就一批能够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人才。同时,将人工智能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师生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实践。此外,充分发挥人工智能领域知名学者的引领作用,围绕培育“通识、通智、通用”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与华为等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协同合作,共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联盟,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南开大学着手建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机制,成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交叉课程、产教融合虚拟教研室,聘任首席专家。统筹全校人工智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聚焦关键要素建设,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齐全的优势,汇聚全校人工智能优质师资,组建跨学科高水平师资团队。构建面向所有学生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群和面向各学科(专业)学生的人工智能+X学科交叉课程群。系统打造人工智能+微专业及人工智能辅修、辅修学位等多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全面促进跨专业学习,推进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

  据悉,“行动计划”的“技术设施篇”和“管理服务篇”也将于今年陆续发布。

  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表示,南开大学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第一篇章“教育教学篇”的启幕,标志着南开大学开启了以AI技术推动教育模式新变革的崭新篇章,吹响了以AI技术重塑人才培养新体系的号角。南开大学高位推动、统筹谋划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不仅是南开大学积极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升级的有效路径,而且是落实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面向国家急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应时、应需、应势之举,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南开将继续胸怀‘国之大者’,充分认识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统筹‘战略战术’,抓好顶层设计向实践落实的有效机制与路径;树立‘开放思维’,构建校内外资源整合与高效协同的建设格局,扎实推动行动计划高质量发展,以实施此次行动计划为契机,全面推进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南开应有贡献。”陈雨露说。

  发布会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程明明,周斌,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刘晓光分别从“培养我国AI战略紧缺人才”“聚焦AI根技术,加速高校创新”“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校教学影响和对策”等角度作主题发言,畅谈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变革。

  据了解,南开大学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人培养具有良好的基础,百年南开,文理并重,实力雄厚。数学作为南开传统支柱学科,涌现了陈省身等学术大师,孕育出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并持续助力这些学科的快速发展。2002年,南开大学卢桂章教授领衔获得我国机器人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4年,南开大学成为全国获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首批4所高校之一。

  近年来,南开大学聚焦人工智能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智库建设,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中国工程院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也落户南开,形成了涵盖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平台,发布了一系列引领行业产业发展的前沿战略报告;在智能装备、微操作机器人、计算机视觉、脑机接口等领域产出了一系列备受瞩目、领先国际的研究成果,三次入选“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部分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造福人类。

责任编辑:陶园园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