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即时快讯 > 正文

[赛项解读]工业分析检验:最密集裁判盯着选手一举一动

2013年06月28日  来源:中国职教之声 
  

本次天津赛区共承办9个专业类别的34项比赛。要问哪个赛项裁判最多,恐怕工业分析检验认了第二,其他赛项就不敢认第一。627,在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工业分析检验比赛中,共有中、高职组的97个队196名选手参赛,裁判就有60多人,对职业技能大赛来说,这样的裁判“密度”,可谓罕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配备?这和该赛项的考察重点有关。天津市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于兰平说:“工业分析检验对操作环节要求极高。操作环节不对,最后分析结果对了也是蒙的,所以赛项考察的就是学生的操作过程。这样的考核内容,当然需要那么多裁判。”

这不是小题大做。工业分析与检验面向化工、环保等数十个部门的几乎全部工业品,对其进行分析检验,确定检验品化学组成的各种数据,对提高产品质量、维护行业标准有重要意义,素有工农业生产的“眼睛”和科学研究的“参谋”之称。如果不能得出准确的测定数据,那么检验就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比如测定水质。学生取了水样要往仪器里倒,但是怎么倒,就有讲究。如果学生像往茶缸里倒水一样,咕咚一下就倒进去了,那这项操作就是零分。”于兰平说。正确的操作,应是使水贴着仪器的管壁慢慢流入,这样可以确保量取精度。在水质测定中,操作差之毫厘,最后就有可能将五类水检测成一类水,“本来不能喝的水,检测成可以直接喝的了,肯定不行。”于兰平说。对操作细节的重视,甚至体现在着装上。选手们所穿的白大褂,不仅仅是干净整洁,更是在某些情况下,白大褂可以作为背景,使选手可以清晰地辨明试剂颜色的细微区别。

正因如此,该赛项的考核方式被确定为“形成性考核”。这是在行业、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制定的。也是由于这样的考核特征,工业分析检验赛项的考纲和仪器设备,一直相对固定。即便如此,每年仍有很多选手因操作不当导致扣分。“对这一行来讲,没有正确的操作习惯,基本上就无法获得准确的数值。”于兰平说,“像化工企业,几乎每个环节都设有分析室,从这些分析室出来的数据,直接决定最后的产品质量,这都是企业的命根子。”

 

本报记者 高毅哲

编辑:chinazjz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