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网上媒体1995年1月12日创办    

1. 长按二维码图片,保存至手机扫描二维码。

2. 使用微信打开此网页,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群英“烩”——中国访英学者抗疫日记(六)

发布时间:    来源:神州学人

  英国疫情暴发以来,面对日趋严峻的形势,有人紧张不安,有人忧虑恐惧,也有人积极面对。一个由中国在英访问学者自发组建的美食分享群,在疫情期间人数由两位数激增到200余人,群成员遍布英伦各地,成为在英访问学者们抱团互助的虚拟家园,大家经常分享一些美食和生活经验,扫去疫情带来的阴霾和不安。

  4月底的一天晚上,几位访问学者头脑风暴,提出集体共写美食日记建议,记录在英访学抗疫的经历。经过讨论,日记被命名为《群英“烩”——中国访英学者抗疫日记》。

  短短10多天,见证访英学者特殊时期经历的抗疫日记出炉了,日记中温暖而幽默的文字和图片、“治愈系”美食,以及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充分展现出在英访学中国学者们积极、乐观面对疫情的精神风貌。

  ——驻英使馆教育处 王婷


温馨雪公主的美食大杂烩(culinary melting pot)


位置.png

作者所在位置图。英国当日总共确诊215260例,累计死亡31587例,累计治愈344例,东约克郡总共确诊810例。


疫情.png

当日疫情图。截至此时我所在的城市赫尔河畔金士顿已有确诊病例576例。现在我对数字已不怎么关心和关注了,因为除了去超市买菜基本不出门,即使出门也是全副武装,戴着口罩。(目前手中有200多个口罩,感谢京东和校友会的捐赠,手里有口罩,出门不慌。)


  5月10日 赫尔河畔金士顿 多云


  今天是2020年5月10日,天气多云,坐标赫尔河畔金士顿,温度4-10摄氏度。2020年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这一年的英国访学也会成为我一生中重要的一次经历。今天是母亲节,写下这篇日记记录从2月16日至今56天的心路历程。

  做今天的美食之前,先从手机中翻出了来到英国后做的食物照片。发现自己在56天里留下了许多美好记忆。我把照片分成两个阶段。一是适应期,二是安定提高期。

  适应期:(2月17日—4月30日)

  刚到赫尔河畔金士顿,对英国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和兴奋。初到赫尔大学,自觉自我隔离14天,然后去学校报到,办理校园卡,约导师见面,到GP注册,遨游图书馆,参加孔子学院交流活动……一切似乎都是那么顺利。突然英国疫情开始严重,周围访学的老师和学生顿感恐慌,学生不计成本地往国内跑,访学的老师则着手囤积食物。

  由于疫情,超市出现抢购潮,我也顺应大流分批次分阶段在不同的超市抢购了6袋1.5kg的面粉、4袋卫生纸、罐头若干、10包饼干、3盒维生素等生活必需品,至今未吃完用完。

1.jpg2.jpg3.jpg

  在这期间,我尝试做了几次馒头,因为我是北方人,以面食为主。

1.jpg2.jpg

3.jpg4.jpg


  图片中有杂粮馒头、地瓜馒头、自制豆沙包,具体做法也不复杂。做杂粮馒头所用面粉由室友赠送,按照正常的发面方式即可。地瓜馒头稍微麻烦一点,需要先把地瓜蒸熟,弄成泥状,揉到面里。面要用温水加酵母发酵,水温以不烫手为宜。

  自制豆沙包手续比较繁琐一些。具体是先将红豆泡好(我泡了一晚上),然后用电压力锅把红豆煮烂,用勺子捣成泥状,然后包在面里。

1.jpg2.jpg3.jpg


  安定提高期:(5月1日至今)

  吃西餐一般分三个步骤,分别是前菜(starter)、主菜(main dish)、甜品(dessert)。中餐虽与之不同,但今天既然要写美食日记,怎么也要凑齐这三步,于是我打算做“炒豆芽+红烧肉+棋子饼”。

  Starter:炒豆芽

  食材:豆芽、猪肉、火腿、红椒、、油菜、布丁、番茄酱。

  豆芽、火腿、红椒、布丁是在Asda买的,猪肉是在肉铺买的。所有的食材准备好后,开火把油烧开,猪肉下锅炒熟,油菜和豆芽分别下锅,加入味极鲜和食盐。最后摆盘放上红辣椒做成笑脸状,希望自己母亲节快乐。由于饿了,先把starter当主食做,吃完后才有精力和体力做下面的硬菜。

1.jpg


  Main dish:红烧肉

  肉铺里买的新鲜五花肉,切成块状,用热水焯过后,下锅煎,煎到出油后盛出来备用。把适量冰糖放进锅里,加葵花籽油小火熬成粘稠,下煎过的肉,搅拌均匀后加热水和生抽、香叶、八角、食盐煮20分钟,挑出香叶、八角,放入电压力锅20分钟,取出放入锅内收汁,就大功告成了。

2.jpg3.jpg

4.jpg5.jpg

  这道菜花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多,大概需要1.5个小时。同住的室友尝过后大加赞赏。2镑多的肉可以吃两顿。


  Dessert:棋子饼

  棋子饼的称呼来自于老家市场卖的一种方形小饼,大儿子特别喜欢吃,每次都买20块钱的两天吃完。下图是市场上卖的和我做的对比图。

6.png7.jpg8.jpg

  从图片上看,差距还是挺大的。不过味道还是可以的(室友评价非常好吃,他一下子吃了9块)。具体做法如下:

  食材:鸡蛋2个、白糖若干、牛奶若干、食盐少许、面粉若干、酵母少许。

  将鸡蛋、白糖、牛奶、食盐放在一起搅拌倒入面粉中,酵母用温水搅拌也放入面粉中,揉成不粘手的面团。静止1至2个小时发酵,当面团有2倍大时拿出,开始揉面。面团分成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小圆饼,上面抹一层油,然后再重新揉成团擀成饼,用刀切成小块,放入烤箱180摄氏度,上火烤5到10分钟。烤完上面放葡萄干。大功告成。

  今天做的有点复杂,把明天的伙食都一起准备好了。

  其实,我平时的中晚餐是这样的:

9.jpg10.jpg

11.jpg12.jpg

  食材有:虾仁、豌豆、秋葵、油菜、牛油果、火腿。

  火腿用平底锅先煎一下。米饭和红豆用电饭锅蒸熟,虾仁和豌豆提前解冻,被成为“蔬菜中的人参”的秋葵是从Asda买的,买了19个花了0.75镑(4.79镑/kg),牛油果营养价值丰富。上面的食材放在一起炒既简单营养价值也高,保证了一天的营养均衡。


13.jpg14.jpg

  窗外街上没有了往日的喧闹,但却有一种感恩的气氛。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不变的是那颗中国心和中国胃。本日记既是为了记录这段难忘的经历,也是致敬我的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结尾之时,脑海里想起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小菊:此心安处是吾乡


耨.png


6月2日 比斯顿 多云


  今天是抗疫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日子。所说的阶段性进展,不仅表现在疫情的数值增长放缓,更表现在家人与疫情作战的心理转变上。

  相信访学期间经历疫情特殊时期,对每位访问学者老师来说都是艰难的。然而在这次疫情期间,我也是收获颇丰的。经历了从恐惧害怕,到逐渐适应,最后能够平和接受现在的状态,不仅因为领悟到了家人内心的关爱,得到了家人的陪伴,承担起了对家人的责任,也是因为收到了来自祖国的“健康包”、院系领导和同事的关切问候,感受到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有工作单位支撑的幸福,更是因为各种交流群中,留守老师们的相互鼓励和生活分享让时光飞速流逝,心里满满的力量和自信!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祖国,感谢院系领导和同事,以及群里认识的或不认识的群友们无私的分享。也要感谢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英国和友善的邻居(即使是疫情期间还经常送孩子巧克力,告诉我们垃圾处理及庭院修理的方法)。

er.png

  今天带来的这道菜——樱桃肉,是中国菜,但是配上了英国这边的新鲜的带有香草口味的番茄酱,味道特别可口。

  需准备的材料:五花肉1斤(根据人数和食量)、1个鸡蛋、TOMATO&BASIL酱(sweet&herby)、面粉、盐少许、油适量。

  制作的步骤:

  1. 将五花肉切成1.5cm见方的肉丁,如果家人喜欢吃瘦肉,可以选里脊肉,五花肉选择下五花,不是特别肥,且软硬适度;

  2. 加入盐、面粉少许,并将蛋清放入其中,搅拌均匀即可;

  3. 将适量油倒入锅中,待油锅热后,将肉分批放入锅中炸至金黄色,分批取出放入盘中;

  4. 将肉再次倒入锅中过油,盛出(这一步是为了炸出外脆里嫩的效果);

  5. 炒锅烧热,放入适量芝麻油,倒入香草味番茄酱汁,熬至沸腾;

  6. 倒入炸好的肉段,翻炒至全部沾上酱汁,再用旺火至汤汁浓厚,出锅,装盘。

1.png

2.png

3.png


  希望在访学期间不能回到祖国怀抱的老师及家人,都能够像《草原上的小木屋》里主人公的家庭那样,即使是奔波荒野,也一样要过精致的生活,拥有像苏轼那样,从“怕”,到“谁怕”,到“不辞”,最后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心境,充实且坚定地走过这段特殊的经历。


王之盛:给自己煮碗面,纪念在诺丁汉的日子

1.png

  我所在的位置。从1月初到达英国诺丁汉,至今已快4个月了。从3月16日接到诺丁汉大学校区实验室因疫情关闭的通知,掐指一算已过50多天。


  5月9日 诺丁汉 晴

2.jpg

  真是光阴似箭,据说现在已是英国的夏天了。看着房东家花园的李子树从开出第一朵小花,到近日已长出了青涩的小李子,仿佛时间既凝固又流淌,让我说不出个理由。由于房东家有小孩,防疫措施严要求高,“封城”期间不易争取机会出门,食物采买也是通过Tesco的网购送货上门。

  终于到了可以出门的日子,准备去趟Beeston主街上的Asian Market。虽是走惯的路,此刻却越走越陌生,冬季光秃秃的树此时已换上夏日新妆,草长莺飞,恍若隔年。嗨!这过的啥日子。我的天,不知不觉间已走到了主街!赶紧购买了我喜欢的兰州拉面、老干妈,生鲜店还有甘蓝等新鲜蔬菜出售,实属难得。

3.jpg

曾经冬日下雪的校园

4.jpg

如今的春日似锦繁花

  作为一个南方人,不知道怎么的我这辈子就和面有不解之缘:方便面、宜宾燃面、挞挞面、重庆小面、担担面,还有学校门口的小唐牛肉面。以往是我出钱别人出力做给我吃,现在是我出钱又出力做给自己吃,山川异域,不得不服。

普通小面的做法:

  1. 倒上厨房的过滤水约小半锅(一人锅);

  2. 打开燃气灶大火烧水;

  3. 调好佐料:盐巴、小磨香油、香醋、酱油;

  4. 拿出放在冰箱由生鲜店切好包装的甘蓝菜;

  5. 抽出一个小包装的兰州拉面(一人份,100克),水开后下好面条;

  6. 把洗好的甘蓝菜也放入锅中煮约5分钟;

  7. 盛好面条,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红油老干妈,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就准备好了。

  按房东以往的习惯,要再加一个鸡蛋和几块酱好的牛肉,这样一天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就够了。一看时间花了约30分钟。疫情让我发现每个人都有成为厨师的潜能。

5.jpg6.jpg

自己煮的一碗面条


  人们常说世事难料。来英国前不知道会遇上疫情,但既来之则安之。驻英使馆和家乡省教育厅送来的“健康包”均已收到,深刻感到祖国就在身边,感谢祖国。幸而朋友也在身边,也要感谢朋友们。本已经历过8级地震,人生真需要这么多的“经历”来弥补今后写回忆录的文词平淡和情节缺乏么?算算归国的时间也快到了,真想如徐志摩般轻轻地来悄悄地走。然而特殊时期,国际航班大量取消,仅购票一事看来就很难让自己走得“轻轻悄悄”。下载APP,边查票边发信息咨询:怎么才能买到票又不扣钱?哎,还是看看蓝蓝的天吧,该干活了。

  哈哈,人生喜乐无常,闲暇时还是要赶紧查查机票信息,据说又宣布了新的“封城”政策了,需要未雨绸缪。(供稿/驻英使馆教育处)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 惠娟


相关新闻

更多>> 精华内容

Copyright: Chis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制作:神州学人编辑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71141号-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03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hisa1994@sina.cn
联系电话:0086-10-82296680 传真:0086-10-82296681
电子邮件:chisa1995@sina.cn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