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 正文
以匠心之名,赴时代之约
发布时间: 来源: 中工网

网评

  9月23日至26日,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办。本届大会设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创新成果路演、百位工匠心语、闭幕式等6项主要活动,同时设置了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区。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国工匠、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分享创新成就,纵论发展愿景,眺望“中国制造”的未来。

  匠心铸梦,向新而行。工匠大会既是对工匠精神的一种致敬,也是对中国制造的一次集体展示与展望。从主论坛“大国工匠与智能制造”、分论坛“大国工匠培育”“巾帼工匠”“工匠学院建设”的深入交流,到创新成果路演,再到工匠们的真情分享,会场上,处处是工匠精神与创新创造的融合交互。

  神舟飞船空间对接机构、核电站复杂环境下智能检修机器人、动车组95K系列板卡自动检测仪……这些来自多个领域和行业的创新成果凝聚着工匠的智慧,也闪耀着科技的力量——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澎湃动力,描绘出中国制造坚实而广阔的未来。

  同样震撼人心的,是工匠人才在创新创造中展现的精神力量。被誉为我国“深海钳工第一人”的管延安,靠一把扳手,在深海40米的地方,把60万颗螺丝一个个拧紧,实现了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滴水不漏的奇迹;为了把加工精度控制在0.005毫米以内,从业30多年的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特级技师艾敏,与团队反复试验,最终摸索出“分层切削+动态减震”的加工方法,确保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精准入轨……他们生动诠释了大国工匠在智能制造时代、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科技自立自强,始于每一个‘我试试’,成于千万次‘再坚持’”“不放过一毫一厘,是职业精度;一毫一厘不保留,是人生态度”……他们的心路历程,让人们切身感受到工匠精神在基层、在生产一线的熠熠生辉,这份坚持坚守、精益求精是推动创新创造的动力之源。

  当前,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升级。乘“数”而上、向“智”而行的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毫无疑问,从“制造”迈向“智造”,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作为坚实支撑。如何让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竞相涌现,让他们在智能制造时代展现更大作为,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近年来,各方积极打造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沃土——完善技能形成体系、健全职业发展体系,激励更多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推动完善职工职业发展通道,不断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让劳动者的智慧得到充分尊重、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让技能人才得到更多尊重和认可,等等。以匠心之名,赴时代之约。我们在致敬大国工匠的同时,要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推动“匠心星火”成“燎原之势”,培养造就更多工匠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为“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享誉世界接续奋斗。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